財政部祭出兆元振興專案貸款,細節乏善可陳,恐淪為口號。(本報資料照片)
財政部祭出兆元振興專案貸款,細節乏善可陳,恐淪為口號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
端午節前,財政部再祭利多,集公股行庫之力推出兆元振興專案貸款,令外界眼睛一亮,不過,探究細節卻乏善可陳,一沒紓困貸款的政府信用保證、二無引導機制,連最關鍵的利率也無補貼,在當前政策性貸款一籮筐下,淪為振興口號。業者甚至冷言,不用專案融資、政策性貸款,只要正常貸款能續貸下來,就已十分感激。

 

連結公股銀行官網即可看到,近年來政府推出的政策性貸款琳琅滿目,像是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貸款、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貸款、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貸款等外,另還有因應疫情的紓困融資,如今又再加碼推出兆元振興融資,用來扶植產業、振興經濟。

 

 
單就政策方向而言,雖立意良善,卻不接地氣。現實狀況是,大企業能貸得到錢的,本就可貸到,最迫切需要協助的中小企業,體質不佳,有政府信保支持,還不一定貸得到,更遑論,沒有信保機制,沒有財政部KPI要求的兆元振興專案,銀行擔心變呆帳未來沒人善後下,這塊兆元大餅,中小企業最終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。
近來政策性融資一波波,衍生許多亂象,如傳出銀行為提高業績,要求企業將原本的一般貸款,轉為政策性貸款。令人擔心的是,還傳出指標企業被政府盯上,業者私下透露,不曉得是否因未配合政策到目標巿場投資,經營這麼久,首次出現公司營運正常,原本的貸款到期竟無法續貸。
 
蔡政府急就章,推出各項措施,期待被外界批得滿頭包振興政策能有亮點,扶植企業超前部署疫後經濟,惟根本問題遲未改善,一味天馬行空的畫大餅,最後恐仍一事無成。蔡政府不想再被外界批得一無是處,那就虛心檢討,好好面對問題,解決問題。